今天给各位分享天干地支的知识,其中也会对天干地支五行对照表进行解释,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,别忘了关注本站,现在开始吧!
开始
- 1、怎样查时辰的干支
- 2、什么是天干地支
- 3、天干地支万能计算公式
怎样查时辰的干支
干支搭配记时法是中国人发明的,为60进制。所以“甲子”年每60年循环一次。“甲子”月每5年(60个月)循环一次。“甲子”日每2个月(60天)循环一次。“甲子”时辰每5天(60时辰 X 2小时/时辰)循环一次。
因为一天中时辰的地支是确定的,所以只要记住十二地支时辰对应关系即可。具体是:子时23~1点、丑时1~3点、寅时3~5点、卯时5~7点、辰时7~9点、巳时9~11点、午时11~13点、未时13~15点、申时15~17点、酉时17~19点、戌时19~21点、亥时21~23点。
日柱的排定:从万年历中查询日期,例如2002年3月5日(农历),查得壬午年、甲辰月、乙卯日,乙卯即为日柱。 时辰的排定:根据十二地支所代表的时辰来确定。子时没有早晚之分,以23点以后为第二天。
什么是天干地支
天干地支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纪年、纪月、纪日、纪时的方法,简称为干支。以下是关于天干地支的详细解释:天干:共有十个,依次为甲、乙、丙、丁、戊、己、庚、辛、壬、癸。这些天干代表了不同的属性和意义,在古代的天文、历法和占卜中都有重要的应用。
天干地支简称干支,天干 甲、乙、丙、丁、戊、己、庚、辛、壬、 癸;地支 子、丑、寅、卯、辰、巴、午、未、申、酉、戌、亥。
天干地支,简称干支,是中国古代用来纪年、月、日、时的一种方法。天干有十个,依次为甲、乙、丙、丁、戊、己、庚、辛、壬、癸;地支有十二个,依次为子、丑、寅、卯、辰、巳、午、未、申、酉、戌、亥。两者结合,组成了六十个基本单位,顺序排列,如甲子、乙丑等,一直循环到癸亥。
“天干地支”是中国古代历法中的重要概念,简称“干支”。在这一体系中,十个天干——甲、乙、丙、丁、戊、己、庚、辛、壬、癸,与十二个地支——子、丑、寅、卯、辰、巳、午、未、申、酉、戌、亥,按照固定的顺序互相配合,形成了独特的纪法系统。
天干地支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天象观测和纪年方法。以下是关于天干地支的 天干地支的构成:- 天干:包括甲、乙、丙、丁、戊、己、庚、辛、壬、癸,共十个。- 地支:包括子、丑、寅、卯、辰、巳、午、未、申、酉、戌、亥,共十二个。
天干地支万能计算公式
对于公元后的年份,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天干和地支:- 天干 = 年份 ÷ 10 的余数 - 地支 = 年份 ÷ 12 的余数 例如,2024年的天干为“甲”,地支为“龙”,因此2024年是甲辰年。 月干支计算方法:月的地支是固定的,如正月为寅,二月为卯,依此类推。
对于1900年至1999年的年份,日干支的基数计算为:(年份的后两位数加3)× 5 + 55 + (年份的前两位数减1)÷ 4。对于2000年至2099年的年份,日干支的基数计算为:(年份的后两位数加7)× 5 + 15 + (年份的后两位数加19)÷ 4(只取商数,余数不用,超过60就去掉60)。
天干的计算方法是:(年份 - 3) / 10 的余数,余数为几就数到几;地支的计算方法是:(年份 - 3) / 12 的余数,余数为几就数到几。例如,1993年的计算方法如下:(1993 - 3) / 10 的余数为 0,所以天干为癸;(1993 - 3) / 12 的余数为 6,所以地支为巳。
地支: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。天干地支纪年法计算的万能公式:天干计算法:年减去3再除以10得到的余数对应的天干字就是干。地支计算法:年减去3再除以12得到的余数对应的地支字就是支。1900---2100年之年干:年尾数-3。例:1969年年干=9—3=6,第6位天干就是已。
关于天干地支和天干地支五行对照表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,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?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,记得收藏关注本站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